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 贾莹.kdh
本帖最后由 ranhaer 于 2011-5-2 08:08 编辑
【作者】 贾莹;
【导师】 朱泓;
【作者基本信息】 吉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2006, 博士
内 容 提 要
本文研究的人骨标本分别出自山西省南部浮山桥北商代晚期至春秋 晚期墓葬和乡宁内阳垣夏代、春秋时期墓葬。浮山桥北遗址与《史记·晋 世家》中记载的“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唐国有关,是夏商时期存在的 一个方国政权。商代晚期人骨标本是带墓道的方国首领级别大墓的殉人, 春秋中、晚期人骨出自中小型墓。乡宁内阳垣在晋国占领之前原为戎狄的 领地。这两批材料,是对山西南部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居民种系构成及其 演变研究的补充,结合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山西南部天马曲村、侯马上马、 侯马乔村几处墓地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其年代跨度恰好与晋国的始末相 关,对于研究晋国居民种系构成及其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乡 宁内阳垣春秋时期人骨资料直接关系到春秋时期山西南部戎狄人群的种 系类型的确定。 本文运用体质形态比较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眶上孔与舌下神 经管二分遗传性状的发生率比较方法,对颅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浮山桥北墓地、乡宁内阳垣墓地人骨所代表的 居民均属于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与东亚蒙古人种类型比较接近。乡宁内 阳垣组所代表的戎狄人群可归于朱泓先生提出的先秦时期人种类型体系 中的古华北类型,但是由于其特定的年代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新石器时 代典型的古华北类型人群相比,这一人群的体质特征有明显的偏离,带有 地方土著居民的印记,是古华北类型的地方变异。乡宁内阳垣春秋时期人 骨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活跃在吕梁山一线的戎狄人群与春秋晚期 以后出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北亚类型人群在体质特征上有着本质的 区别,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目前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已经能够确认匈奴的 主体成员为西伯利亚人种类型,外贝加尔匈奴人归属于古西伯利亚人种类 型。被考古学研究认为应是东胡的人群也属于西伯利亚人种类型。匈奴和 东胡人群在种系特征上都与现代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相对应。在古代人种 类型体系中,戎狄与匈奴、东胡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种类型,因而从 体质人类学角度又一次证实了林沄先生“戎狄非胡”推断的合理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山西南部的自然地理位置…………………………………1
第二节 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墓地的考古学研究概况…………1
第三节 相关地区出土的人骨材料概述……………………………2
第二章 性别、年龄鉴定及人口寿命研究…………………………………6
第一节 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6
第二节 人口寿命研究………………………………………………7
第三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特征研究………………………………………19
第一节 颅骨的连续性形态特征观察结果…………………………19
第二节 颅骨的连续性形态特征分析………………………………34
第三节 颅骨的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39
第四节 小结………………………………………………………44
第四章 颅骨的测量学研究………………………………………………48
第一节 颅骨测量特征分析………………………………………48
第二节 颅骨测量数据的统计描述………………………………55
第三节 种系关系和种系纯度检验………………………………81
第四节 小结………………………………………………………84
第五章 人种类型的初步探讨……………………………………………86
第一节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性类型的比较…………………86
第二节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93
第三节 小结………………………………………………………96
第六章 与先秦时期相关人群的比较研究………………………………98
第一节 先秦时期古代人种类型及地理分布……………………98
第二节 与新石器时代相关人群的比较研究……………………99
第三节 与夏至战国晚期相关人群的比较研究…………………110
第四节 小结………………………………………………………126
第七章 山西南部商代晚期至战国晚期相关人群比较研究……………129
第一节 颅面特征比较分析………………………………………129
第二节 种系纯度比较分析………………………………………134
第三节 鼻颧角的演变……………………………………………137
第四节 小结………………………………………………………139
第八章 身高的推算……………………………………………………141
第一节 肢骨测量结果……………………………………………141
第二节 身高推算及讨论…………………………………………143
第九章 骨骼的病理及异常研究…………………………………………150
第一节 观察的材料及研究依据…………………………………150
第二节 骨骼的病理………………………………………………153
第三节 骨骼异常…………………………………………………165
第四节 口腔病理…………………………………………………169
第五节 口腔异常…………………………………………………173
第六节 小结………………………………………………………176
第十章 余论——山西南部戎狄的种系类型……………………………179
附表1 个体测量项目代号说明………………………………………183
附表2 浮山桥北墓地人骨个体测量表(男、女性)…………………186
附表3 乡宁内阳垣墓地人骨个体测量表(男性)……………………192
附表4 乡宁内阳垣墓地人骨个体测量表(女性)……………………198
图版………………………………………………………………………206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15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致 谢
重要文献学习 |